新聞詳情
編鐘出租公司分享一錘出兩音曾侯乙編鐘的牛時刻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1-09
編鐘出租公司介紹到1986年3月29日,湖北省博物館和中國唱片總公司,對曾侯乙編鐘進行了音響錄制。
當時的錄制從半夜兩點開始,室內溫度18℃,國產音叉,a等于440赫茲。
這可是能驚掉無數(shù)下巴的音響錄制,這個戰(zhàn)國時期的樂器,有完整的十二音體系和七聲音階,跨五個半八度!
這可是戰(zhàn)國的樂器!
一、兩千多年前的逆天絕響
編鐘出租公司介紹到這個逆天的樂器更像是天外來客。
曾侯乙編鐘,在它奏樂的時候,華夏文明還沒出現(xiàn)第一位皇帝。
1977年曾侯乙墓被發(fā)現(xiàn),1978年編鐘出土,后來成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(zhèn)館之寶。
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,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,整體總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,大鐘通高152.3厘米,重203.6公斤!
編鐘出租公司告訴大家曾侯乙編鐘運用合金材料,鑄件形成“合瓦形”,一錘下去,編鐘能發(fā)兩個音。
其各組成部分的幾何尺寸都遵循著非常嚴密的數(shù)學邏輯關系。
基調與現(xiàn)代的C大調相同,而它的音域,更是嚇人,比今天的鋼琴,只少了高低各一個八度。
1978年8月1日,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,演奏了《東方紅》、古曲《楚殤》、民族歌曲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》、《國際歌》等樂曲。
重新向世人發(fā)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絕響。
1997年,在香港回歸儀式上,曾侯乙編鐘(復制品)又一次奏響,震撼寰宇。
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音樂,就是由古編鐘原聲和玉磬的聲音交融產生。
二、從分封到郡縣,蓬勃了音樂
編鐘出租公司介紹到在曾侯乙的音樂世界里,讓那些天天搞著合縱連橫的戰(zhàn)國操心家們,很是黯然失色。
曾侯乙編鐘的出現(xiàn),也讓很多人開始懷疑,2000多年前的生活,真的極為乏味么?
周朝,是分封制王朝,和后來封建王朝的郡縣制明顯不同。周天子會給宗室貴族分封領土,即為諸侯國。
諸侯國里,軍隊、稅收、官吏任免,均是自治,天子都沒法進行實質性的干預。
直到商鞅變法時,諸侯國秦國才開始放棄分封制,實行郡縣制。秦始皇掃六合之后,才將郡縣制推行天下。
也正是從分封制逐漸向郡縣制過度的特殊時期,封建層級的等級分明導致禮樂分明。
禮樂,有禮有樂,才渲染出如此燦爛的音樂。
能歌善舞也是這個時代上層社會的基本要求。
三、曾侯乙,名氣實在有點小
編鐘出租公司介紹到曾侯乙,不姓曾,而是貴族大姓姬姓。
曾侯乙可以理解為人名,但和今天的人名又不太一樣。
“曾”是周天下分封的一個諸侯國,大體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隨州市,是周天子鎮(zhèn)守南方的重要棋子。曾也是曾侯乙的“氏”。
“侯”是曾侯乙的身份,諸侯國國君。
“乙”是曾侯乙的“名”。
編鐘出租公司介紹到曾侯乙,簡單概括,姓姬、氏曾、名乙。